十年,在時間的長河中,不過是彈指一揮間;十年,對于安次區來說,無論從經濟社會發展,還是人民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十年,是安次現代產業飛速發展的十年。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突出數字化引領、撬動、賦能作用,聚焦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和現代服務業為主的“3+1”現代產業體系。
這十年,是安次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內生發展動力的十年。強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堅持騰籠換“鳳”,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鏈的競爭力。
這十年,更是安次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十年。營造具有競爭力的營商環境,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發展,不斷激發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活力。
十年風雨兼程,春華秋實如歌。一項項優異成績的背后,是安次胸懷大局、心系百姓,生成的“大氣象” “大氣魄”,是安次“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城市精神,更是安次以產業為支撐、智造為統領,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生動體現。
推動主導產業集聚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火熱盛夏,花團錦簇、生機勃發。驅車行駛在龍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十橫七縱”的道路網格中,處處都能感受到開發建設的滾滾熱潮,放眼看到的是風生水起的工業生產,區域內皆是緊鑼密鼓的項目建設,企業生產車間機聲隆隆、生產繁忙,呈現著產業崛起的蓬勃態勢……
在龍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京津冀(廊坊)協同創新創業基地內,摩科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對小型移動CT機進行成品檢驗。眼前這臺國產16層移動CT是由摩科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這個醫學影像中的“輕騎兵”以其小巧的機身完美呈現。
“它將 CT 掃描儀的服務方式從‘以儀器為中心’轉變成‘以人為中心’?!蹦铺蒯t療技術有限公司質量部經理許家林介紹,公司自主創新發明了六大核心部件與技術,其中精密機械導軌和雙排螺旋減振器,解決了移動CT精準控制掃描和消除振動干擾成像的關鍵技術難題。與此同時,該產品還采取了內外三層X射線防護技術。
項目建設是龍頭,是引擎,是動力,在經濟社會跨越發展舞臺上無疑是“領銜”地位。而高新技術產業更是筑牢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近年來,安次區圍繞廊坊市建設“京津冀電子信息走廊和制造高地”核心支撐城市為契機,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新趨勢,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建設以智能終端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龍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通過“園中園”模式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創業基地吸引來的企業不止摩科特一家。
“從一開始‘撿到籃里都是菜’,沒有形成系統,到現在‘寧肯少,也要精’,安次區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重大實體項目上,集中打造高端產業發展平臺?!卑泊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何海波說, “十三五”時期,安次區全面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轄區內幾大園區初步形成以富智康為龍頭,以手機制造為產業集群的電子信息產業;以中安信和烯旺科技為龍頭,以碳纖維和石墨烯應用為產業集群的新材料產業;以中建科技、昊天機器人、布雷博惠聯、瑞立美聯、博雷頓新能源重卡、德科等為龍頭,以汽車關鍵零部件和工程機械為代表的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產業;以蘇寧、韻達、萬國、中馳車福、國富資本等為龍頭,以物聯網云計算應用和電商為產業集群的現代服務業產業。目前已建成中國北方重要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新興的智能終端研發設計中心和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中心。
安次還運用5G、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深入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全面推進制造業企業智能診斷,選擇具有智能制造基礎和帶動作用的企業,引領企業全面推進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建設,為傳統產業賦智賦能。
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提升產業鏈競爭力
在廊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能源智能摩托車研發中心及生產車間項目建設現場,只見原來荒涼的土地上,兩棟高大的廠房已經拔地而起。
“得益于廊坊高新區實施‘騰籠換鳥’政策,公司才有機會通過法拍盤下這塊土地,蓋上新廠房。我們一直在環京區域尋找投資地點,而廊坊高新區的區位、交通、產業優勢也是吸引我們來這里落戶的主要原因?!表椖客顿Y方廊坊益司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監王雷告訴記者,該項目主要生產新能源智能摩托車,具備環保、經濟實惠、出行便捷、易駕駛等優點,市場前景廣闊。項目達產后,將實現年產3600臺新能源智能摩托車及提供配套服務。預計正常年實現產值2.8億元,年納稅2504萬元,可吸納就業150人。
同樣在廊坊高新區,盈東國際數據港項目的前身是河北衛星大數據應用產業化項目。由于種種原因,老項目拿到地后一直未動,廊坊高新區通過容缺辦理、并聯審批等舉措“辭舊迎新”,新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營業收入11億元,年繳稅金5400萬元,帶動就業200余人。
廊坊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劉峰峰介紹,2020年4月,廊坊高新區制定印發了《盤活閑置和低效工業用地工作方案》,對惡意圈占土地、倒賣土地等情況建立了兜底控制措施,充分利用轉型升級、資產重組、技術嫁接等方式,積極開展僵尸企業盤活工作。
土地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基礎資源和生產要素。安次園區歷經多年開發建設,工業用地閑置、僵尸企業頻現、發展空間受限等問題日益突出。堅持以“畝均論英雄”為導向,變“增量擴張”為“存量挖潛”,盤活閑置和低效用地,成為現實條件下提升園區發展能級的最優選項。
按照“集聚要素、提質增效”的思路,安次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著力做好“騰籠換鳳”文章,分類處置“僵尸”企業,盤活存量建設用地資源,為產業轉型、動能轉換、城市更新騰出發展空間、騰出環境容量、騰出資源要素,積極引進高附加值企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內生發展動力,推動產業升級。圍繞印刷包裝、樂器、不銹鋼等傳統優勢產業,建設特色小鎮、批發專業市場,加快傳統產業上檔升級,推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化科技創新,助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聚焦“創新鏈”靶向延伸,賦能“產業鏈”結構突破,積極落實河北省建立產業鏈“鏈長制”部署要求,全面開展強鏈、補鏈、長鏈,推動安次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化改革促發展 激發動力優環境
“相對于一般智能電表,第二代智能電表可以實時監測用電安全、準確定位故障、精準識別負荷等”在首屆星火孵化華田信科“耕田杯”創新創業大賽上,華田信科(廊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主持研發的第二代智能電能表液晶顯示驅動芯片項目得到與會嘉賓的關注。
“項目入駐安次區以來,市區各級政府給予了大力扶持,包括提供場地、財政支持、協調貸款等。企業需要什么,政府就提供什么,堪稱‘定制化服務’!”公司首席執行官秦振忠自豪地說。
創建于2005年3月的華田信科控股公司,是我國最早研制生產中小微型液晶顯示芯片、功能模組及顯示器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之一,2018年從北京遷入安次區京津冀(廊坊)協同創新創業基地,公司投產不到一年產值就突破一億元。
創業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坐落于安次高新技術產業園的德科斯米爾集團是一家國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2014 年在廊坊投資建設了集團在中國的第三家工廠,主要為奔馳等高端汽車制造商供應內飾儀表板產品。今年疫情期間,園區配合相關責任部門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員工返崗難題,并辦理物流車輛通行證,有效保障企業正常運轉。
種好梧桐樹,才能引得鳳來棲。近年來,安次區圍繞資源高效配置、提升營商環境等重點任務,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減事項、優流程、壓時限。對標國家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強化行業部門主管責任和鄉鎮、街道、園區屬地責任,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常態化評估,全力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加快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充分依托“一窗通”平臺,持續推進企業開辦提速,推進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拓展延伸“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成果,大力推行“不見面、線上辦”等審批模式。
強化執法監管。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制度,落實執法回避、申辯、錯案追究、罰沒收入管理等制度。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力度,全面推行“互聯網+監管”“信用監管” “雙隨機、一公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對新產業、新業態實施包容審慎監管。
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對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重點入園企業,推動全流程代辦制度,提供“媽媽式”服務。建立健全“好差評”評價制度,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保持在95%以上。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面推進“一網通辦”,推進政務服務“指尖辦”,推廣24小時電子稅務局,加快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推動政務服務大廳與政務服務平臺全面對接融合,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來源:廊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