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衡水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1-6月份降塵量均值為3.3噸/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58%;4個地下水考核點位保持穩定達標;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莊302個,超額提前完成年度任務。



精準管控,科學協同治氣。衡水市生態環境局針對臭氧污染防治,大力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已完成低揮發性有機物源頭替代47家,無組織提升改造80家,末端提升76家,深度治理19家,開展泄漏檢測與修復20家。同時,該局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玻璃鋼等行業為重點,建立全市涉VOCs排放大戶清單,篩選出208家優控企業,實施重點控制;組織各縣市區按照“一群一策”原則,對全市16個涉氣產業集群、382家涉氣企業,編制環境空氣質量提升方案;健全14類1088處揚塵污染源清單臺賬,每月更新、動態監管。1-6月份,我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58,同比下降3.0%;PM2.5平均濃度44.2μg/m3,同比下降1.6%;PM10平均濃度74μg/m3,同比下降3.9%;達標天數105天。


精準施策,實施多水共治。我市嚴格落實市、縣重點河湖斷面巡查巡視及水質自動站數據分析報告預警工作機制,對轄區內15條主要河渠、42個斷面共計14項巡查內容定期巡查,對污染問題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解決。同時,對衡水市所轄各鄉鎮共計119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實施保護區整治,對全市區域內所有直接或間接排放污水的排污口進行排查,建立動態管理臺賬;組織各縣市區積極申報水污染防治項目,目前正在實施項目7個、組織申報項目4個。上半年,全市13個國省考斷面除大湖心、田村閘斷面外全部達到考核標準。



精準發力,防治土壤污染。衡水市嚴格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以用途變更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的地塊為重點,督促土地使用權人依法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評估、管控修復等工作,2022年以來,28個地塊全部按要求開展了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均為非污染地塊。同時,督促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落實污染防治主體責任,依法開展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和自行監測,從源頭防控土壤污染風險。我市還積極創建鄉村生態振興示范村,目前48個村莊已達到示范村創建標準。